当前位置:
易胜博 > 就业指导 >

课改”必须“改课”

来源:  浏览:
 ★ 为什么必须“改课”
      ★ 如何“改课”
      ★ 探讨“改课”的几个问题
      ★“改课”为什么怎么难
      ★“改课”一定能成功
    一、为什么必须“改课”
    1、改革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。
    教学改革,目的是解决两个基本问题:第一个问题是: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,达到什么目的?第二个问题是:我们应该怎样教,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?
课改有两个方面的含义,一个含义是“课程改革”;另一个含义是“课堂教学改革”。“课程改革”的主要责任在国家,学校的责任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。为了实施新课程必须有相应的“课堂教学改革”,而“课堂教学改革”是一线教师和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。
    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,也是新课程实验的主阵地。只有通过课堂教学,才能把理想的课程转化成现实的课程。
    教学的主力军是谁?教学要依靠谁?学生是教学中最重要的资源,要回归学生主体地位,改变学生学习方式,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,把教学交付给学生,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、合作学习、探究学习。这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。
教育改革必须坚定地从课堂改革切入,要彻底改变满堂灌、低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,努力构建以生为本、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。
    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。为何这一理念难于落实?主要原因(制约瓶颈)在于传统的教育理念、传统的教学方式、传统的教学模式。传统的教学方式,“满堂灌”、“题海战术”,学生整天被动应付,上课要专心听老师无休止的讲解,下课要做那些没完没了的作业,学生根本没有“自主学习”、“合作交往”的时间和空间,其结果必然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体现。
    传统教学方式没有改变,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没法体现。换句话说,只有改革传统教学方式,把课堂还给学生,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,也才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,“主体地位”与“主导作用”两者是相关联的。
    “课改”必须“改课”,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。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改革,关键在于改进教学方法,把课堂还给学生,探索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。
    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改,好比不剪辫子就是“清朝”,剪了辫子就是“民国”。
    课堂教学改革,改的是模式,革的是观念。
    2、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。
    “教师备课,上课教师讲,学生听,学生记笔记,课后做作业,教师批作业”是传统教学的大致流程。这样的课堂结构在完成教师“教”的任务上是高效的,但却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弊端。
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不客气地指出这种模式的弊端:中国教育方法(东方的传统)是一步一步地教,一步一步地学,传统教学方法训练出来的小孩子,可以深入地学到许多东西,这对于他进大学考试有许多帮助。但这种教学法的主要缺陷是学生只宜于考试,不宜于做研究工作,因为研究工作所要走的路与传统的学习方法完全不一样。
    传统课堂的弊端:
    ⑴ 这种结构基本的理念是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,客观上不允许学生独立思考,如果说学生有所思考,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。
    ⑵ 好学生不听就会,差学生听了也不会,因材施教成为空谈。
    ⑶ 学生不知道老师要干什么,更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,只能是被动听讲。
    ⑷ 学生学得如何,教师不得而知,教师只能“一刀切”去完成自己“教”的任务。
    ⑸ 学生不会时,教师容易埋怨学生,而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,采取措施。
    ⑹ 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完成自己“教”的任务,而不是学生“学”的任务。
    ⑺ 学生是学习的旁观者,他们不对自己的学习负责。
    ⑻ 教师疲惫不堪,学生厌学。
    ⑼ 容易造成师生对立。
    ⑽ 教师高高在上,展示自己,学生失去创造力,只能被动模仿
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 
版权所有:易胜博